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有好几百年在士师的管治下。这些士师出身各异,性格不同,但都是热爱自己的民族,对耶和华神有绝对信心的人。其中一个且为女性。听讼只占士师工作的一小部分,主要是领导以色列人作战,抵抗四邻异族的攻袭、抢掠和压迫,平息境内迦南人的骚乱。此时国境内仍有不少城邑还在迦南人手中,终士师时代,以色列人未能完全攻取。

这个旷野长大的游牧民族,在新得到的迦南土地上学稼穑,也学习战争;但也沾染到生活水准较高的迦南人崇尚物质的败坏风气,不只容纳拜偶像的人,自己也开始拜天象、偶像,道德空前堕落。初入迦南时的勇气与信心已不复见,反成为异民族欺压的对象。

本书作者将这一段时期大小十二位士师的英雄事迹和多彩多姿的真实爱国故事,编写成书,又将以色列人在迦南早期的生活片段附录书后,希望读者从这些血泪经历中学到一个灵性生活的功课:以色列人的屡次犯罪、受罚、悔改得到神拯救的过程,应让我们看见,社会也好,国家也好,兴旺求福之道在能遵守神的命令,依循祂的法则;否则必招来灾祸。

这也正是《申命记》所反复晓谕的真理。本书记有最古老的诗歌、最具道德教训的寓言,和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参孙以身殉信仰的故事。一、本书书名本书因所记以色列人的领袖士师的事迹而得名。这些人在约书亚死后和大卫王朝建立前这段时期,曾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外来压迫。“士师”为希伯来文shophetim的中译,在古代迦太基和乌加列的文化中,此字指民政官或行政首长。迦南文献则同时用此字指“审判官”或“君王”。《和合本》译名似取自周代官制中的“士师”。《周礼》〈秋官〉:“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左右刑罚”,故为国家司法者。可见所取为审判官之义。圣经中的士师时代与君王时代不同。

在古希伯来文化中,神就是他们的君王,通过士师来处理政务与军事。这种本来极富理想的制度,因以色列人屡屡背叛神,偏离祂的道路,以致多次陷全民于无政府状态中;添上各支派屡受外族侵犯,痛苦不堪。以色列人虽不喜欢君王体制,为取得统一团结,共抗外敌,始走向建立强大王朝之途以自保。士师的职责概括在2:16中:“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士师因此是领导以色列人作战并拯救他们免受外来欺压的行政领袖。为民间断事并非他们的主要责任。

二、写作时期及本书作者本书象旧约其他历史书卷,未载著者姓名。圣经学者对此颇多假设与推论。现代圣经学者中,有些人主张把摩西五经中最后一本的《申命记》列为历史书的第一本,依次为《约书亚记》、《士师记》,以迄《列王纪》上、下。理由是以色列为神选民的教义是以《申命记》作历史基础,建立了神权政治的体制与法例。

在此宏观架构中,《约书亚记》所记述的是一个被拣选的民族怎样在应许美地迦南定居。《士师记》则讲述以色列人如何一再离弃神又得到宽赦,重回神的怀抱。《撒母耳记》上、下历述建立王朝的希望如何在大卫王手中逐渐实现。《列王纪》上、下则讲王朝在所罗门王时代盛极而衰的经过;后来虽有一二忠心的君王,以色列人终因背离正道招来重大刑罚,国破家亡。历史书在这情形下得以圣史形式传诸后代,既不失其宝贵历史价值,又能裨益读者灵性生活。

后世读者不仅看见神的圣手如何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上,也可从祂对选民不变的大爱中,认识到神如何为“新以色列民”,也就是全球相信祂的人,所作的更美好的预备(来8:6-13)。圣经学者对本书作者始终无法确定。传统认为是撒母耳。从已有的证据中,只可假定本书或为撒母耳同时代的人所写。撒母耳可能参加过材料的搜集,而先知拿单和迦得也参与过编辑的工作。至于写作时期,须由好几个因素来决定。最重要的是士师时期究竟有多长。若将2-16章所记年代加起来,士师时代达410年。

但《王上》6:1说,从以色列人出埃及起到所罗门王建殿止一共480年。相对之下,士师时代决无410年之长。再根据历史资料,以色列人进迦南在主前十四世纪末与十三世纪初,而大卫王朝则开始于主前1000年,其间总共约四百年。这种年代上的出入可从《士师记》用40这个整数或其分数(例如20)与倍数(例如80)来记事有关。既然都是虚数,士师又有不少为同时代人物,且在同一时间外来攻击可能有数起,所记的只是一个或少数支派在某一时间内的事;年份因此必多重复。一般看法,士师时代决不可能长过330年。11:26说以色列人住在希实本已有300年的话,可以佐证此点。从这些内证可以推知,本书若非写于扫罗为王时,便是大卫作王的初期(主前1050至1000年)。不过,无论是作者或写作时期,迄无定论。此处所说只供读者参考。                                  

三、历史背景本书所记士师,尽管出身、性格与政策不同甚大,但所负使命则一,且都有一颗火热的爱民族之心,为神所拣选拯救其人民。书中所记六位大士师—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与参孙,都讲一件事,这就是以色列人背离耶和华,神将他们交在敌人手中;他们哀求神的怜悯,神差士师去拯救,然后有一段平静时刻。不久,以色列人故态复萌,又落在敌人手中。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为他们设王,才有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在士师时代,与以色列人为敌的除了本地的迦南人,还有摩押人(以笏时期)、亚玛力人(耶弗他时期)、米甸人(基甸时期),和非利士人(参孙时期)。

外敌来袭时,各支派多求自固吾圉,只偶尔联手抗敌(7:23)。底波拉作的诗(5章),即曾谴责那些袖手旁观不理他人死活的支派。诗中一字未提犹大与西缅。此二支派位于南部,与北方诸支派间隔有迦南人的大城基色、基遍人的城邑,和耶路撒冷。这种与北方分隔的形势,可能是后来南北分裂的一个地理上的远因。他泊山与基顺河谷大战的胜利使以色列人取得耶斯列平原的控制权,成为以后北方“约瑟家”(狭义指以法莲和玛拿西在河西的半支派,广义作北方各支派的统称,看《约书亚记》16:1注)联盟的张本。

不过,在士师时代,各支派都以耶和华为神,所有士师又都是敬畏神的人,且有设于示罗的会幕为敬拜中心,故各族虽无定于一尊的王,仍个别忍辱图存。但撒母耳时代全民受到关乎存亡的威胁,才有了一致对外的决心,王朝随之出现。士师公忠体国,敬神爱人;常常受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希伯来书》称赞他们的成功乃信心所结果实(11:32-34;12:1),为今日基督徒的好榜样。

本书一共记有大小十二位士师,表扬长处,也不隐藏短处。对底波拉、基甸和参孙有极戏剧场面的描写。参孙生平壮烈也悲惨。他背弃自己民族的信仰,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以致失明、服苦役。他的一生提醒我们:事主须有高度自制与忍耐。最后几章讲到因一女人而引发的以色列人的内斗,便雅悯支派几遭灭族。本书以“各人任意而行”一语结束,全民陷入无政府状态中。以色列民已进入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境。我归纳为:士师是王国建立前民族英雄时代,普遍规律就是:当以色列人悔改后顺服神时,神借着士师的手打击敌对势力,人民安居乐业,当以色列悖逆神,特别拜偶像时,神就借着外邦人的手管教以色列人,以色列就陷入苦难中。

士师记──堕落与拯救   

预表基督就是我们的审判 (约五22) 

大纲:    

一,受仇敌辖制的原因     一章~三章6节   

二,七次循环的堕落和拯救 三章7节~十六章   

三,内在光景           十七~廿一章  

先由以色列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仇敌就来辖制他们,他们就呼求耶和华,神就兴吉士师审判拯救他们。有七次这样的循环,神共兴起13位士师。    以「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分成七次循环。

第一次:〔三章7~11节〕 米所波大米八年压制下,神兴起俄陀聂,国中太平40年。

第二次:〔三12~31节〕摩押人,亚扪人,亚玛力人18年压制下,神兴起以笏,太平80年。之后神又兴起珊迦打死六百个非利士人。

第三次:〔四章1节~五章31节〕迦南人20年压制下,神兴起底波拉和巴拉,太平40年。

第四次:〔六章1节~八章32节〕米甸人七年压制下,神兴起基甸,太平40年。

第五次:〔六章33节~十章5节〕亚比米勒篡权三年,神兴起陀拉23年。睚珥22年拯救以色列人。

第六次:〔十章6节~十二章15节〕 亚扪人18年压制下,神兴起耶弗他六年;以比赞七年;以伦十年;押顿八年。

第七次:〔十三~十六章〕 非利士人压制40年,神兴起参孙20年。以色列人违抗神的命令,除敌不彻底,这些仇敌辖制他们,凡不与世界,撒但,肉体断绝就受敌拘禁。神看中清心爱祂的人,兴起他们作士师,指出百姓的罪,率领他们除灭仇敌。在这些人身上神何以看中他们?  

领袖是非常重要的,是否带领百姓遵行神的旨意,或者遵行魔鬼的旨意?战争的胜负在于领袖认识神多少?   〔五章〕以色列中有军长率领,百姓也甘心牺牲自己,神就为他们打胜仗,       

若领袖带错了路,还有个人得胜者。(赛三12;启二~三章)第一位士师,俄陀聂    是迦勒的女婿,战争勇敢。存勇敢的心必得大赏赐(来十35),夺城求田与水 泉,看重神的产业,神兴起他作士师,神的灵降在他身上,得着天上的能力拯救百姓,打败仇敌。    从士师以笏,看见神属天智慧的得胜,智灭伊矶伦王。   

从士师珊迦,一人棍打死六百非利士人,是大能的勇士。存勇敢的心,必得大赏赐。    从士师底波拉,看见女人在教会中事奉的地拉,如同蜂子扎巴拉出去作战。女人不出头,可以推动男人出头。   

从士师基甸,看见莫大能力的来源是圣别归神,作破碎的器皿,让里面的宝贝冲来。他是大能的勇士。(来十一32:诗三十一12)困境中有信心,存留生命之粮,在酒榨打麦子〔六章11节〕   

献祭于神,使神悦纳他的奉献〔六章19-24节〕,打碎偶像,尊主为大。〔六章25-27节〕   

神只拣选三百精兵,淘汰爱自己的22,000人,又除去喝水留恋世界的9,700人。(提后二3~4)三百精兵瓶中藏火,打破瓶子,作了破碎的器皿,敢于被神打碎,使藏在里面的生命活出来,如同瓦器破碎,里面莫大的能力冲出来。(林后四7) 又如同玉瓶打破,里面的基督馨香之气散发出来,使众人得着香气的供应。(可十四3-9)吹角是天上的呼召与能力,神率领我们争战向前。(来二19)   

从士师参孙,看见被情欲所困的拿细耳人,恩赐大而生命幼小,如同哥林多教会恩赐样样具备,生命是婴孩,产生罪恶。他败在大利拉的膝上,与世界联合,世界克制他,终于与敌同归于尽。  神从世界中召出来的人,分别为圣,再不属于世界。(约十五19)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雅四4)  他超然属天的能力是从神而来,长头发是服神权柄的记号。他生命幼小,亲近妓女,迷恋大利拉,睡在她膝上,在迷盲舒适中被剃去头发,失去神的同在,被世界征服,被仇敌剜去双眼,而失去属灵亮光,在暗中摸索,推磨不长进,而在旷野兜圈子。  

神的恩典永久,恢复与神交通,头发又长出来,与仇敌同归于尽,杀死的仇敌比生前更多,刑罚使我们灵性受亏损,神的管教使我们得恢复,得益处。    

那时以色列人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信仰上混乱,产生拜偶像的祭司。 〔十七章5节〕道德上的淫乱,  〔十九章〕支派间的内战 〔二十~二十一章〕   神兴起撒母耳作了最后的士师,是转移时代的器皿,进入先知君王的时代, ,产生大卫王。—— 张向晨《圣经六十六卷》 

壹、书名 【书名】本书所以命名为士师记,因为它记载神先后兴起许多位士师来治理祂的百姓,并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 倪柝声《圣经提要》【本书书名】本书因所记以色列人的领袖士师的事迹而得名。这些人在约书亚死后和大卫王朝建立前这段时期,曾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外来压迫。“士师”为希伯来文shophetim的中译,在古代迦太基和乌加列的文化中,此字指民政官或行政首长。迦南文献则同时用此字指“审判官”或“君王”。《和合本》译名似取自周代官制中的“士师”。《周礼》(秋官):“士师掌国之五禁之法,左右刑罚”,故为国家司法者。可见所取为审判官之义。圣经中的士师时代与君王时代不同。在古希伯来文化中,神就是他们的君王,通过士师来处理政务与军事。这种本来极富理想的制度,因以色列人屡屡背叛神,偏离祂的道路,以致多次陷全民于无政府状态中;添上各支派屡受外族侵犯,痛苦不堪。以色列人虽不喜欢君王体制,为取得统一团结,共抗外敌,始走向建立强大王朝之途以自保。        

士师的职责概括在二16中:“耶和华兴吉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士师因此是领导以色列人作战并拯救他们免受外来欺压的行政领袖。为民间断事并非他们的主要责任。──《启导本圣经注释》 

贰、作者 【著者】本书著者不详。可是在末几章中有四次这么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十七6,十八1,十九1,二一25,)因此可以断定本书是在以色列人有了君王以后所写的,可能是列在末后的一个士师先知撒母耳所写的。许多的解经家都有同样的说法。── 倪柝声《圣经提要》【本书作者】圣经学者对本书作者始终无法确定。传统认为是撒母耳。从已有的证据中,只可假定本书或为撒母耳同时代的人所写。撒母耳可能参加过材料的搜集,而先知拿单和迦得也参与过编辑的工作。──《启导本圣经注释》

【作者】    (一)犹太人的他勒目认为士师记的作者是撒母耳。   

(二)目前未能确定本书作者的身份,因为在经文中并没有清楚的记载或暗 示作者为谁。   

(三)士师记一开始可能是个别士师的口传、记载,后来才被编篡在一起。   

(四)但是因为结构上还蛮一致的,所以似乎不是后来由许多现存的文本编          篡而成。── 蔡哲民等《士师记查经资料》 叁、写作时地 

【时间和地点】

一 本书内容所包括的时间约有三百零五年,自主前一四二五年起,至主前一一二○年止。整个的士师时期约有四百五十年,正像行传十三章二十节所记:‘此后,给他们设立士师,约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时候。’

二 每件事都是发生在迦南地。── 倪柝声《圣经提要》

【写作时期】至于写作时期,须由好几个因素来决定。最重要的是士师时期究竟有多长。若将2~16章所记年代加起来,士师时代达410年。但《王上》六1说,从以色列人出埃及起到所罗门王建殿止一共480年。相对之下,士师时代决无410年之长。再根据历史资料,以色列人进迦南在主前十四世纪末与十三世纪初,而大卫王朝则开始于主前1000年,其间总共约四百年。这种年代上的出入可从《士师记》用40这个整数或其分数<例如20>与倍数(例如80)来记事有关。既然都是虚数,士师又有不少未同时代人物,且在同一时间外来攻击可能有数起,所记的只是一个或少数支派在某一时间内的事;年分因此必多重复。

一般看法,士师时代决不可能长过330年。十一26说以色列人住在希实本已有300年的话,可以左证此点。从书中内证可以找到若干有关写作时期的线索。例如十八31暗示以色列人的敬拜中心示罗此时已毁。十七6;十八1;十九1;二十一25一再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可见此书当写于王朝时代。一21说耶布斯人仍住耶路撒冷,足见写书时大卫王尚未把耶布斯人赶出。一29提到基色城中的人也未赶出,说明埃及尚未取得基色当作婚礼送给所罗门王。从这些内证可以推知,本书若非写于扫罗为王时,便是大卫作王的初期(主前1050至1000年)。不过,无论是作者或写作时期,迄无定论。此处所说只供读者参考。──《启导本圣经注释》

日期:主前1050~1000年──《雷氏研读本注释》作者与日期 虽然本书的作者不得而知,但《他勒目》暗示作者是撒母耳,而撒母耳确实有可能撰写本书的某些部分。士师记的写成日期在参孙逝世和扫罗登基之后,但却在耶路撒冷被征服之前(参看一21;一七6;一八1;一九1;二一25);大卫约在主前990年左右征服耶路撒冷。──《雷氏研读本注释》

【时间】   

(一)初步成书的时间可能是公元前980年左右的王国早期时期,因为书中的观点似乎认为王国制度是解决前一个时代弊病的良药,因此应该属于大卫、所罗门时代国力强盛时的产物。其他支持著作时间为王国早期的理由如下:         

1. 1:21 指出本书必定早在大卫出征耶路撒冷之前完成。         

2. 1:29 指出迦南人仍持续地活跃于基色,表示此书早于公元前 970年完成,因为公元前970之后埃及人占据基色,埃及王在所罗门作王时将此城赠与所罗门当为自己女儿当婚嫁的礼物  ( 王上 9:16 )。         

3.重复强调「在这些日子以色列中没有王」( 17:6 、 18:1 、19:1 、 21:25 ),表示成书后紧接着扫罗所建立的王朝。         

4. 3:3 提到西顿是腓尼基的首都,表示这本书成书的日期早于           

十二世纪,因为到了十二世纪推罗取代了西顿成为主要的城市。   

(二)成书后可能有进一步而变动不大的编辑动作。    

(三)士师时期大约是公元前 1200到1020年左右。一般认定士师时期以「扫罗建立王朝」(公元前1043年)作为结束。   

(四)但是对于『士师执政的期间长度』则有两派说法,一则认为局限在150到180年之内(认为部分士师的工作可以出现重迭),也有学者认为是接近350年左右(公元前1390年至1043年),主要差异在于认定出埃及事件的时间点前后(一说是公元前十三世纪,一说是公元前十五世纪)造成的差异。不过第一种说法似乎比较可信。── 蔡哲民等《士师记查经资料》 

肆、主旨要义 【信息】一 本书说明人叛离神的倾向,就如以色列人蒙神大能的拯救出了埃及,又蒙祂奇妙的带领进了迦南,可是他们还会远离背叛神。二 本书也说明神的公义,有罪必讨。三 本书也说明神的恩典和信实,只须以色列人真心悔改,向神呼求,神就垂听他们的祷告,拯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甚至七次背叛,七次被奴役,七次悔改,七次蒙拯救。── 倪柝声《圣经提要》

【本书要旨】本书记载以色列人七次背道,七次为异邦迦南七族之奴,又得七次复蒙拯救的事迹。本书所启示最宝贵的教训,就是人若从软弱失败中悔改认罪,重新回到对神的信心,就可以得到拯救,复兴,重新获胜。── 杨震宇《士师记每日读经》

书的要旨 解经者每以本书的钥字为“扰乱”,钥节为第十七章六节所载:“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本书要旨,正是表明神如何当以色列会众各自任意行事,纷扰混乱的时候,显出神的政治,即神在天上为王,治理他的子民。

所有士师,无非是神及时兴起的用人,藉以实行神的拯救与政治。书中所记共有士师十三人,为各族的代表,如:俄陀聂出自犹大族;以笏出于便雅悯族;基甸代表玛拿西族之西支;睚珥代表玛拿西族之东支;陀拉代表以萨迦族;以伦代表西布伦族;巴拉代表拿弗他利族;押顿代表以法莲族;耶弗他代表迦得族;参孙代表但族;珊迦代表流便族;以比赞代表西缅族;底波拉则特别代表妇女。这其中关系较重,为主徒所称述的有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诸人。虽各士师的事功不同,却莫不是与会众最有关系,于纷扰的诸族中,实行神的意旨。── 贾玉铭《士师记要义》

【主题特色】 若说约书亚记是「得胜的书卷」,那么本书就是「失败的书卷」了,因为本书显示以色列民处处受着外族的侵扰和压逼。以民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离弃神,敬拜偶像,并且行恶,惹耶和华发怒;于是耶和华藉外邦攻击他们,惩罚他们,希望他们悔改,然后神兴吉士师,将悔改的百姓从仇敌手中拯救出来。神的行动反映 公义和慈爱的性情。本书正好响应命记的资讯──以色列民族的安全和兴旺有赖于他们对神的忠心和顺服。 ──《串珠圣经注释》 

伍、写本书的动机 写作目的 在历史方面,本书充当巴勒斯坦之征服与君主统治的连系。在神学方面,它提供许多例子,说明遵守律法带来平安,违逆带来欺压与死亡的原则。在属灵方面,即使在这段“各人任意而行”(一七6;二一25)的日子里,我们仍可看见神饶恕悔罪之民的信实。──《雷氏研读本注释》

历史背景本书所记士师,尽管出身、性格与政策不同甚大,但所负使命则一,且都有一颗火热的爱民族之心,为神所拣选拯救其人民。书中所记六位大士师——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与参孙,都讲一件事,这就是以色列人背离耶和华,神将他们交在敌人手中;他们哀求神的怜悯,神差士师去拯救,然后有一段平静时刻。不久,以色列人故态复萌,又落在敌人手中(看二6~3;6;十6~16)。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直到为他们设王,才有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在士师时代,与以色列人为敌的除了本地的迦南人,还有摩押人(以笏时期)、亚玛力人(耶弗他时期)、米甸人(基甸时期),和非利士人(参孙时期)。

外敌来袭时,各支派多求自固吾圉,只偶尔连手抗敌(七23)。底波拉作的诗(5章),即曾谴责那些袖手旁观不理他人死活的支派。诗中一字未提犹大与西缅。此二支派位于南部,与北方诸支派间隔有迦南人的大城基色、基遍人的城邑,和耶路撒冷。这种与北方分隔的形势,可能是后来南北分裂的一个地理上的远因。他泊山与基顺河谷大战的胜利使以色列人取得耶斯列平原的控制权,成为以后北方“约瑟家”(狭义指以法莲和玛拿西在河西的半支派,广义作北方各支派的统称,看《约书亚记》十六1注)联盟的张本。

不过,在士师时代,各支派都以耶和华为神,所有士师又都是敬畏神的人,且有设于示罗的会幕为敬拜中心,故各族虽无定于一尊的王,仍个别忍辱图存。但撒母耳时代全民受到关乎存亡的威胁,才有了一致对外的决心,王朝随之出现。

士师公忠体国,敬神爱人;常常受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希伯来书》称赞他们的成功乃信心所洁果实(十一32~34;十二1),为今日基督徒的好榜样。本书一共记有大小十二位士师,表扬长处,也不隐藏短处。对底波拉、基甸和参孙有极戏剧场面的描写。参孙生平壮烈也悲惨。他背弃自己民族的信仰,落入非利士人手中,以致失明、服苦役。他的一声提醒我们:事主须有高度自制与忍耐。最后几章讲到因一女人而引发的以色列人的内斗,便雅悯支派几遭灭族。本书以“各人任意而行”一语结束,全民陷入无政府状态中。    

以色列民已进入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境。――《启导本圣经士师记注释》写作背景 「士师」一词,希伯来原文是「审判官」的意思。这些人为神所选派,有神的灵赐予独特的能力,奉命作百姓的领袖。他们的工作不仅是裁判案件,最要的是拯救以色列民脱离外邦仇敌之手。 犹太人的传统认为本书的作者是撒母耳。不过,本书并没有提及作者。按书中内容显示,本书写成时士师时代已经过去,以色列人的王国初建不久 (17:6; 18:1; 19:1; 21:25) , 大概是在扫罗登基后,大卫还未占领耶路撒冷(1:21; 19:10-12)时,约是主前一○四三至一○○四年。 ──《串珠圣经注释》 

陆、本书的重要性 

【在正典中的独特地位】  神赐力量给软弱的人,独特地记载在这本奇妙的经卷里。事实上,士师记可以用三节经文作评注:“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较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7~29)例如:以笏是左手便利的便雅悯人(三12~30),左手是被看为较右手软弱的。珊迦用微不足道的武器——赶牛棍杀死六百敌人(三31)。底波拉是“弱势性别”的一员(即使她本身并非软弱!)(四l~五31)。

从人看来,西西拉有九百辆铁车,相对巴拉的一万步兵就是错劣的配对(四10,13)。雅亿也是弱势性别的一员,取了帐棚的橛子从西西拉的头骨钉进去(四21)。她用左手拿着那根橛子(五26,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基甸迎战敌人,军队被耶和华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三百人(七l~8)。大麦饼是穷人的食物,说出贫困和虚弱(七13)。基甸的军队的不常规武器是角、用陶烧成的瓶和火把(七16),而且要打破瓶子(七19)。亚比米勒被一个妇人抛出的一块盘石击毙(九53)。“陀拉”的意思是蚯蚓(一O1)。当我们看到参孙的母亲时,她是没有名字、不育的妇人(一三2)。参孙用驴的腮骨杀死一千个非利士人(一五15)。──《马唐纳活石圣经注释》 

柒、本书的特点 本书有下列几件特出的事:

(一)它的叙述有两个起头,(一1,二6,)

(二)一个最老、最著名的比喻,(九8~15,)

(三)一首最伟大、最雄壮的战歌,(五,)

(四)圣经中惟一的女士师,(四,)

(五)第一个拜偶像的祭司。(十八30。)── 倪柝声《圣经提要》

本书记有最古老的诗歌、最具道德教训的寓言,和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参孙以身殉信仰的故事。──《启导本圣经注释》

【特点】    (一)希伯来圣经把士师记列为先知书中的前先知书第二卷,一般的中英文圣         

经根据七十士译本把士师记列入历史书中。   

(二)士师记的历史主题是「偏离、悔改、顺服、救恩」。   

(三)士师记的主题围绕在以色列人的「背道、失败以及战败」,和约书亚记          的「胜利」成为强烈对比。   

(四)士师记的写作目的是在解释以色列人为何不能继续在神的赐福下战无          不胜、攻无不克。因为前卷约书亚记是记载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带领之          下顺利进入应许之地,理当获得重大的胜利( 申 11:18-25 ),但他          们却在此时丧失神的赐福而引致混乱的局面。   

(五)士师记时代,以色列大致上是一种松散的支派同盟的状态。   

(六)士师记中的年代问题与其他旧约圣经并不吻合,原因可能是士师记中记          载的年代是约略的年代,而且甚至有几个士师是平行统治不同支派,导          致年代记载是重合的。   

(七)士师记相当凸显女性的事迹,这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是很不容易的          。   

(八)士师记时代正好是后铜器时代的结束以及铁器时代的开始,在  1:19           提到迦南人拥有制造铁器的优势。   

(九)「在那些日子,以色列没有王,各人都行自己看为对的事。」为士师记          的钥节。( 17:6 ,  18:1 , 19:1 , 21:25 )── 蔡哲民等《士师记查经资料》 捌、本书与其他圣经书卷的关系 

【与新约的关系】  

一、士师中有的出身平凡,如私生子耶弗他,但是他也被 神所召,成为祂的用人。可见, 神能够使用人看为卑微的人,这正如保罗所说的(林前1:26)。  

二、依人看来,基甸、巴拉、参孙、耶弗他都有缺点,但 神看重他们的信心。他们因信靠 神,软弱变作刚强,在战争中显出大能(来11:34)。──《圣经新译本》

玖、钥节 【钥节】

(一)‘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二一25。)

(二)‘离弃了领他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去叩拜别神,就是四围列国的神,惹耶和华发怒。并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巴力和亚斯他录。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就把他们交在抢夺他们的人手中;又将他们付与四围仇敌的手中,甚至他们在仇敌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他们无论往何处去,耶和华都以灾祸攻击他们,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又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他们便极其困苦。耶和华兴吉士师,士师就拯救他们脱离抢夺他们人的手。’

(二12~16。)── 倪柝声《圣经提要》钥节:l7章6节,21章25节 拾、钥字 钥字:‘拯救。’(二18。)── 倪柝声《圣经提要》钥字:扰乱  

【士师记概论】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有好几百年在士师的管治下。这些士师出身各异,性格不同,但都是热爱自己的民族,对耶和华神有绝对信心的人。其中一个且为女性。听讼只占士师工作的一小部分,主要是领导以色列人作战,抵抗四邻异族的攻袭、抢掠和压迫,平息境内迦南人的骚乱。此时国境内仍有不少城邑还在迦南人手中,终士师时代,以色列人未能完全攻取。这个旷野长大的游牧民族,在新得到的迦南土地上学稼穑,也学习战争;但也沾染到生活水平较高的迦南人崇尚物质的败坏风气,不只容纳拜偶像的人,自己也开始拜天像、偶像、道德空前堕落。初入迦南时的勇气与信心已不复见,反成为异民族欺压的对象。

本书作者将这一段时期大小十二位士师的英雄事迹和多采多姿的真实爱国故事,编写成书,又将以色列人在迦南早期的生活片段附录书后,希望读者从这些血泪经历中学到一个灵性生活的功课:以色列人的屡次犯罪、受罚、悔改到得神拯救的过程,应让我们看见,社会也好,国家也好,兴旺求福之道在能遵守神的命令,依循祂的法则;否则必招来灾祸。这也正是《申命记》所反复晓谕的真理。     本书记有最古老的诗歌、最具道德教训的寓言,和千古传诵的民族英雄参孙以身殉信仰的故事。――《启导本圣经士师记注释》 

【重要资料】要  旨:显示神对罪的处罚是肯定的,但祂赦免悔改的人,使人与祂和好,肯定的。

作  者:可能是撒母耳

背  景:迦南,后称为以色列。这地原是许多邪恶民族聚居的地方,神帮助以色列人占领这地,但是他们不顺服神,在信仰上向迦南人妥协,于是面临失去这地的危机。

钥  节: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主要人物:俄陀聂、以笏、底波拉、基甸、亚比米勒、耶弗他、参孙、大利拉特  色:记录以色列的第一场内战。──《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