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三十九卷滿永生

(1)摩西五經(五卷

1.創世記載萬物『敗壞』(創6:11-12

2.『救贖』神選民出埃及(出6:6)

3.利未記載『聖潔』事主(利10:12)

4.曠野中『靈程』民數記(民10:11-12)

5.申命記載重在『遵命』(申10:12)

(2)舊約歷史書(十二卷)

6.約書亞記載得『基業』(書1:3)

7.士師記載神立『領袖』(士2:16)

8.路得記『贖回』這一切(得4:9-10)

9.撒母耳上民願『立王』(撒上8:5-7)

10.撒母耳下彰顯『神權』(撒下5:12)

11.列王記上南北『分裂』(王上12:16-20)

12.列王記下顯明『罪惡』(王下10:6-11)

13.歷代志上聖殿『預備』(代上22:1-4)

14.歷代志下聖殿『成功』(代下5:1)

15.以斯拉記被擄『歸回』(拉8:35-36)

16.尼希米記重建『聖城』(尼4:16-17)

17.以斯帖記民蒙『恩典』(斯9:1;21-23)

(3)詩歌智慧書(五卷)

18.約伯記義人受『試煉』(伯23:10)

19.詩篇重在向神『敬拜(詩86:9)

20.人尋求『智慧』在箴言(箴9:10)

21.傳道書上多記『虛空(傳1:14)

22.雅歌書中歌頌『愛情』(歌8:7

(4)大小先知書(十七卷)

23.以賽亞書舊約『福音』(賽61:1-3)

24.耶利米『哀嘆』民被擄(耶4:19-20)

25.先知哀歌犯罪『失敗』(哀4:17)

26.以西結書中重『盼望』(結11:17)

27.但以理書中有『奧祕』(但2:17-19)

28.何西阿書主施『憐憫』(何2:23)

29.約珥書上論及『主日』(珥2:11)

30.阿摩斯書中多『刑罰』(摩4:9-12)

31.『懲治』以東俄巴底亞(俄15)

32.論外邦『蒙恩』是約拿(拿3:10

33.彌迦書神拯救『復興』(彌4:2-3)

34.那鴻書神『審判』大城(鴻1:12)

35.哈巴谷書因信『得生』(哈2:4)

36.西番亞書彰顯『神權』(番2:11)

37.哈該書最重在『省察』(該1:5-7)

38.撒迦利亞王要『來到』(亞9:9-10)

39.瑪拉基書『律法』總結(瑪4:4)

二、新約聖經(二十七卷滿恩典

(1)四福音書(四卷

40.馬太福音設立『天國』(太4:17)

41.馬可福音重在『服事』(可10:44

42.路加記主『人子』模樣(路19:10)

43.約翰論耶穌是『神子』(約20:31)

(2)教會歷史(一卷)

44.使徒行傳聖靈『見證(徒1:8)

(3)保羅書信(十三卷)

45.羅馬傳神福音『大能』(羅1:16)

46.哥林多前奧祕『智慧』(林前2:7-8)

47.哥林多後多重『安慰』(林後7:6-7)

48.加拉太書著重『信心』(加2:16)

49.以弗所書講求『合一』(弗4:3)

50.腓力比書『喜樂』為要(腓4:4)

51.著重『豐盛』歌羅西書(西2:10)

52.帖前專論耶穌『再臨』(帖前1:10)

53.帖後勸言要多『忍耐』(帖後1:3-4)

54.提摩太前重在『榜樣』(提前4:12)

55.提摩太後重在『工作』(提後2:15)

56.提多書中多有『勸戒』(多2:15)

57.腓力門書重新『收納』(門17)

(4)其他書信(八卷)

58.希伯來書多講『更美』(來8:6)

59.雅各書論及『善行』(雅5:10)

60.彼得前書大旨『寶貴』(彼前2:7)

61.彼得後書彰顯『美德』(彼後1:5-7)

62.約翰一書愛的『結合』(約壹4:13)

63.約翰二書再傳『命令』(約貳6)

64.約翰三書大旨『同工』(約參8)

65.猶大書中專論『保守』(猶20-21)

(5)啟示書信(一卷)

66.啟示錄書重在『得勝』(啟21:7)

三、總結

全部聖經是 神向世人啟示祂的旨意。舊約是啟示基督,新約是彰顯基督,都是引人歸主,認識耶穌,從祂得救恩,進入永生。

 

圣经是神的话,向人启示,所以是一部神的书,是神真理的启示。但也是一部人的书,是人记录的真理。圣经因此是一部神与人的书,神奇妙的道,以人的言语叙述出来。   

旧约讲神的圣约,以恩惠赐予以色列及普世。新约是神圣约的继续,藉基督的宝血而缔结,施恩给全世界。可见新约与旧约是合一的,都为神所默示,具有真理的权威,指示人蒙恩之道,为信徒信仰与道德的准绳。   

旧约是一本很古老的经典,所传讲的信息既为古代所需要,也有其时代性。这永恒的真理,适合每个时代,其意义与日俱新,显明神恩慈的心意。旧约为新约之钥,能开启新约真理之宝库;正如新约为旧约之钥,可窥见神在历代启示的奥秘。旧约与新约必须同时着重,以经解经,才能有完整的领悟,明白真道。 

旧约共分三大类:

1,律法:为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及《申命记》。

2,先知分为前先知与后先知。前先知书为《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后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及十二先知书。

3,著作先有《诗篇》、《箴言》及《约伯记》,其次有五卷,即《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及《以斯帖记》。之后有《但以理书》,又有《以斯拉记》与《尼希米记》合为一卷,及《历代志》。 圣经正典是经过很长的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为众信徒一致公认接纳,所以有神启示的明证。 旧约大部分经文为希伯来文,极少数经节以亚兰文写作。

希伯来文与亚兰文都属闪系语文。希伯来文中也有不少外来语。亚兰文:是在被掳时期以后的日用语文,并非由希伯来文发展而成。它是亚述、新巴比伦及波斯的官方用语。语文的特性与希伯来文相似。

在圣经中亚兰文主要有四段:《以斯拉记》4:8-6:18,是波斯宫廷中的通讯;7:12-26是波斯王颁布命令。这是供实际的用途。其他有《耶利米书》10:11,以及《但以理书》2:4下至7:28。   

文学体裁的解析: 

主要是诗与散文。   

1,诗文占旧约大部分篇幅。 诗歌或为崇拜之用,如《诗篇》。或为励志的劝导训诲,如在智慧文学中的《箴言》。先知的信息大多以诗歌表达,有时采取哀歌的形式,有的是讥刺的歌,带有责骂的口吻;有的是情歌,充满丰富的情感。 2

,散文在旧约,仍有诗歌之美,几乎可称为“诗的散文”。有比喻、寓意、故事等。如先知拿单比喻大卫为富户,取穷人的羊羔(撒下12:1-7);寓意有隐藏的智慧,如《以西结书》17章,两鹰摘取香柏树并撒种与栽植。启示文学中的异象,《但以理书》与《撒迦利亚书》里甚多例子。寓言以动植物喻人,极为动人。用故事方式来述历史,如《路得记》及《以斯帖记》都是出以极生动的散文,甚有诗境之美。   

3,由口传至写作:旧约著作中,甚少是由直接写作而成的,大多是经过口传的阶段,然后才记录、写作成文。历史就是这样成为记录。以色列人十分注意历史。他们不仅记忆历史的往事,也寻求历史的意义。所以在写作时,对史料的取舍,不甚平均。他们所注意的,是以信仰的观点来解释。律法也先是口传,以训诲的口吻教导,以后才有成文的律法,成为法典。至于先知的信息以及智慧的贤者教导的话,更以口传的方式,传讲与议论,以后才记录成文。

旧约法典精义:

(一)圣约与律法 这恩惠的圣约是以律法为大宪章的。律法与恩典不可或分,在律法的条款之前,常有恩典的事实。例如在十诫之前先有这样恩惠的启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出20:2),所以先有“我是”,然后有“你不可”。一些禁止或禁戒的话表面上看似为反面,其实是正面而肯定的,这是希伯来思想的特性。律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绝对的,以第二人称的命令词:“你当…你不可”,如在十诫中的各条。另一种是相对的,视情节而定。这是以假定的语句,并以第三人称:“倘若人(没有仇恨…以致于死…会众要救这误杀的人)”。故意杀人是绝对不可的,误杀是情有可原,可从轻量行。这情形在其他法典甚多,可见律法中仍有无限的恩惠。            

(二)十诫 在《出埃及记》20章及《申命记》5章,原意为“十语”或“十句话”,都是以简赅的语句道出神绝对的命令。四条是对神的,后六条是对人的。孝敬父母是唯一带有应许的戒命。          

(三)圣约法典 是所立的典章(21:1),内中包括四十一条律法,二十条有关人身攻击与财产侵犯,十三条有关敬拜的礼仪,两条是有关奴仆,两条是对待外地人,其他四条是关于法律程序的。概括来说,这是民事方面的法典以及敬拜礼仪,人的基本权益必须保障。             

(四)申命法典 《申命记》1-11章可谓引论,27-33章是结论。法典本身应为12-26章,是应谨守遵行的律例典章。法规有七十八条,长度几为约书的四倍。内容着重集中的敬拜,论先知、君王的职责,圣战与逃城,衣着及农事的条例,以及有关离婚的事。这些都是圣约法典中付诸阙如的。但基本人权仍一再强调,奴隶制度必有改进。恩惠的态度对人甚至对动物,尤其不可忽略。   

(五)圣洁法典 《利未记》17-26章大多是有关礼仪的。内容有献祭(17章)、性道德(18章)、祭司洁净(21章)、节期(23章)、安息年与禧年(25章)。        

先知著作:先知著作为先知运动的产物,远在“写作先知”之前。摩西自称为先知,但是五经内容大多为律法,不是先知的信息。从撒母耳时代起,先知出身祭司,集先知与祭司的工作于一身,故称之为“礼仪先知”。圣经中排列的先知书,并非照年代的次序,而是按篇幅的长短,分为大小先知。旧约的智慧文学是《约伯记》、《箴言》、《传道书》及若干《诗篇》。在五经与先知书中也都具有。《但以理书》中有预言,也是启示文学,用的却是智慧文学的体裁。   

(一)传统与特性 智慧文学有很悠久的历史。从以色列的传统来说,应追溯到所罗门。神赐所罗门极大的智慧,甚至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智慧文学必与所罗门相连,好似律法与摩西、诗篇与大卫相连一般。 从启示文学的内容来看,神在人类历史中的作为是继续的,先知文学所给予的影响很深。所以将《但以理书》列在先知书中。因为预言将来,启示文学有更为奥妙的异象,而且以宇宙为主要的论题。将来的变迁是超历史的。从另一方面看,启示文学有智慧传统的影响,因为从神而来的智慧,才可解梦并明白异象。启示文学中尤其多表征意象,若不解明,无法洞彻其中奥。在

犹太人面临民族大难,尤其需要有启示文学给予鼓励与希望。 伤害越深,饶恕带来的福分就越大有些人存心害你,或捏造一些话,故意令人质疑你的诚信;他们因你的跌倒或失败而欢欣鼓舞;他们不会求神祝福你昌盛,却真心希望神击打你。敌人就是恨你的人,虽然他们不会承认那个“恨”字。     我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你的敌人是基督徒,他们知道恨人是错误的,因此会使用一些其他的词或短语,比如“讨厌”、“蔑视”、“我受不了他们”、“他们真叫人不舒服”、“我一见到他们就难过”等。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不喜欢你,迟早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这种情绪。敌人,也可能是占你便宜的人,他们会“逼迫”你,他们会丧心病狂地欺负你。     

如果他们知道你把复仇的权柄交还给神,不但不尊敬你,还变本加厉地欺辱你,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还击。有些基督徒合伙人在商场上特别肆无忌惮,甚至敢用白纸黑字来诽谤对方,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对方不会把他们告上法庭。敌人常会迫害你。     

希腊文的“迫害”,意思是“追踪”或“追捕”。敌人会追踪你,因为他们对你耿耿于怀。扫罗王嫉妒大卫,只因大卫在民间的威望高过自己,他担心大卫的恩膏给他带来威胁,远远胜过他担心以色列头号敌人非利士人对国家的威胁。扫罗步步紧逼,四处追赶大卫,但他杀害大卫的计划无法得逞。   

当有人对你耿耿于怀并四处诽谤你时,你的确非常蒙福。这样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的。你是被拣选的,因为在敌人的背后,是神的恩手。神兴起的敌人,也许正是为了磨炼你呢!     

扫罗追杀大卫,是临到大卫的最大福分。那是大卫生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他成为大卫王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操练和准备。虽然先知撒母耳已经膏抹了大卫,但他还没有戴上冠冕。神要确保的是,大卫在戴上桂冠之前,确实已做好一切准备。记得钟马田博士说过:“没有准备好就成功,是人生的最大不幸。”神给了大卫非常特殊的恩宠:他兴起扫罗使他随时警醒,教导他对圣灵保持敏锐,还教会他完全饶恕(撒上24:5)。扫罗是大卫得到上帝更大恩膏的通行证。     

有些我最需要饶恕的人,压根就不是我的敌人。我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并不是故意让我失望或伤害我,他们是那些我寄予厚望却未能帮助我的人。     

有一次,我邀请一位老朋友为我的新书写篇推荐序。他拒绝了。其中有个原因是他对该书的内容不够认同;而另个一原因则是他听说我跟某些人有交往,而他对那些人不太认可。他的拒绝让我挺伤心的。他不是敌人,但是我必须原谅他。     

有的人因为某种“政治立场”需要和我保持一定距离;有的人不再需要我的帮助而渐渐疏远我。所有这些都令我很难过,但是我必须谅解和宽恕他们。讽刺的是,饶恕那些并非敌人却深深伤害过我们的人,有时比饶恕真正的敌人还难。     

我确信我有过敌人——他们不仅反对我个人和我的教导,还想方设法搞垮我、破坏我的名声。我必须饶恕他们,而且是完全饶恕。我相信因着神的恩典,我已真诚地这么做了。     

伤害越深,饶恕带来的福分就越大。饶恕的最大激励,不只是我们得怜悯的应许,还有神承诺的更大奖赏——无论是地上的还是天上的。耶稣在论到八福的时候,也肯定了饶恕能带来的天上的赏赐: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先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马太福音》5:11-12     

如果你确实有一个真实存在、无情的敌人,且不是你焦虑和幻想出来的,你可以视自己为坐拥出产24K纯金的金矿。如果福分以那样的方式临到,请伸出你的双手去迎接。你应当把这个人的照片放大,放入相框,每看一次都由衷地感谢神。如果你能正确地对待你的敌人,他就可能变成你生命中最大的祝福。     

就在着手本章的写作时,我跟太太提到多年前迫使我学习饶恕功课的那件事。我说那是“发生在我生命中最棒的事”。或许这么说有些夸张,因为我生命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而最美的当然是我的悔改归主以及跟路易丝的婚姻。但是我那么说,的确是出于真实的感受。

我不愿用任何东西去跟那个灾难性的事件交换,因为正是它引出了约斯夫的那番忠告:“柯恩德,你必须完全饶恕他们。”我召你穿越生命的困苦悲伤之水, 却不能把你淹没, 我与你同在试炼变为祝福, 至深的痛楚, 乃是成圣的通途.圣则中国网络团契分享要点【约16:17】有几个门徒就彼此说:“他对我们说‘等不多时,你们就不得见我;再等不多时,你们还要见我’;又说:‘因我往父那里去。’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圣俗分开

1奇(反中见奇)神心意中的门徒应当是可以明白16节中关于耶稣基督再次显现的启示,虽然门徒的"不明白"在人看来无可厚非。

2反门徒不能明白16节耶稣基督关于自己还要显现的启示。

3辨

a字义分辨i不得见我: 这里的"见"是肉身见到。ii还要见我: 这里的"见"是瞪大眼睛的见到,关身语态,表示门徒们见到的复活之后的主耶稣基督对他们产生巨大影响,因为那时主耶稣基督的灵体是战胜死亡的生命之彰显。

b语境分辨: 门徒的"不明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解释。

首先,他们处在因着主耶稣即将离去而带来的忧虑恐惧的环境当中,理性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其次,旧约先知被神接去的,没有一个人回来。门徒受到经验主义的影响,很难理解主耶稣基督的再次显现。

再次,始祖犯罪偷食分辨善恶树的果子之后,所有人类落在自我中心的生命气质之中,不太可能理解从神而来以神的意旨和计划为中心的天上的事情。c范式分辨: 这里的不明白不是因为知识水平低或者不努力追求,而是因为始祖犯罪后整个人类都陷入了自我中心的生命源流,再也不能从神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问题。这不是理性和逻辑的问题而是动机和目的的问题。即使换成一个智商高理性强的人也不能明白,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属地的,是以人为中心的。

二、灵意出来4真

a人犯罪以后已经没有可能明白天上的事了。

b神心意中的人是可以明白天上的事的。

5父希望门徒看见人因着犯罪而不可能明白神心意的真实光景,也希望门徒知晓神的心意是希望人可以明白属天的事明白神的心意。

6主a世界上最知道"不得见我"和"还要见我"的人就是主耶稣,他是完美的坐标。

b若要明白"不得见我"和"还要见我"的启示,需要和主耶稣有亲密的关系,听他的话。

c唯有藉着主耶稣基督赐下的新生命,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天上的事。

三、活出神采

7己两千年的门徒不能明白主耶稣的话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属灵真相,今天的我们依然很难看到神所启示的话语背后的真相,依然在自我中心的角度里看待神的话,从而很难在这节经文里反思悔改,很难在动机层面做出改变。

8境两千年的门徒因为没有领受圣灵基本上不太可能明白神的启示。

今天的我们虽然有圣灵的内住,但是受到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成功神学的影响,我们依然不能明白神的启示。我们经常从自我中心的角度理解神的启示,总是希望神理解我们成为我们的知音,而从不想理解神成为祂的知音。

9髓

a在公司或企业里经常出现只考虑个人利益的员工,他们因着自我中心不太可能理解整个公司或企业的异象和目标。

b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内中只有几个是深得孔子喜爱的,因为只有他们是愿意放下自己的固有观念完全效法和追随孔子的。

c文革中的"斗思批修"是对动机的批判而不是对理性或智慧的批判,被批判的人可能很聪明,但是动机很有问题。

d文革中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并号召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实际上是要年轻人不要只专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关注自己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活出大气的人生。

旧约概论《传道书》....张保罗

《传道书》导论(一)

本书的作者所罗门凭其智慧的眼光和一生饱历世事苦乐得来的知识,为青年一代分析人生的价值。他先站在“日光之下”来观察,记录下凭人有限的能力,充其量所能明白到的意义。

他给人生打了一个大问号:“虚空的虚空”。世上万事,万物无一永久,人活在世上,绝无逃生之路!人象兽,等在生命尽头的是死亡。从这个角度读本书,不免会把作者当作一个悲观兼宿命论者,他非常消极,甚至成为主张“吃喝快乐”的享乐主义者。

但若深一层看,会发现这位“传道者”原来是一位极具信心的人,他指出人所以觉得人生空虚,是因为造物主在造人时给了他一种与其他造物不同的特质:神把“永远”安置在人心里(3:11),因而对周围事物的短暂和生命的匆促感到不安,但又不知如何才能找到那个“永远”,只能无可奈何地发出人生一切只是捕风捉影的喟叹。作者的信心帮助他发现到世事原来有其一定秩序,是造物主依祂奇妙的旨意所立定,自然和历史都在神的掌管中。人的生命并非自己所造,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主宰,而是赐生命的神给人的珍贵无比的礼物,人的才智和能力是这礼物的一部分。

思考人生时,须想到赐生命的主赋予人生的极终目的和意义,因这已包含在每一生命之中。人不可只在物质的层次上(“日光之下”)生活,应跳出周而复始、只有死亡等在尽头的空虚人生,进到更高的灵性层次上,度以神为中心的生活。作者在全书的结论处,才把希望的光芒用鲜明的色彩涂在本极灰黯的画布上:“当纪念造你的主”(12:1)。

在这以神为中心的人生里,人可以用感恩的心享受工作所得来的一切,连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享受,因为工作的机会为神所赐(3:13,22)。而在享受人生,行心所愿行和看眼爱看的时候,应记得尽早确定一生正确方向,不可虚度每一天,好在将来向神作圆满交代。作者替人生大问题提出的有限解答,必须放在全本圣经的启示亮光中来阅读,才能得到充分了解。在他数百年后,人们已能在近东的约旦河边,听到神的智慧的呼声(林前1:24):“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人生至高的善是为肯虚心寻求的人预备的。

基督已把死废去,人可以有不能朽坏的生命。

一、本书书名、作者及写作时期书的开头记有“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十八个字。“传道者”原文为Qoheleth,是个普通名词,虽属阴性,但当阳性词用;指的是聚会中的领会者,不一定讲道,又可译为“编译者”、“传道者”。

从作者在1:1介绍自己为“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和1:12的“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王”来看,他就是所罗门王。在作者看来,要是所罗门果真写一本讲人生虚空的悲世之作,他一定会写成这样一本书。因为书中所收集的应是所罗门王晚年的想法。但他不愿伪托所罗门之名,却用“传道者”,让读者明白作者不是所罗门,而是他这位不愿透露真姓名的人。很可能他甚至不是一位王,而是一个平民对统治者的不满。本书的写作时期,象作者一样,难确定。有的人因发现书中有些波斯字,认为必属主前五世纪以后之作。但单凭几个字殊难确定年代,迄今尚无可信证据足以确知本书的写作年代。

主后1950年代在昆兰发现《传道书》的古卷残片,记有5-7章,从手抄字体可知为主前二世纪之物,内容与传统希伯来文圣经,除一、二处误抄外,完全一样,可见《传道书》是旧约各卷中内容保留得很好的一本,而其写作年代至少应早于主前二世纪。二、本书的宗旨作者依据一生体验所得,指出一个人所追求的世上的幸福,若人生的目标仅止于此,所得到的只是一片虚空,毫无益处。他冷静观察人在世上劳碌,追逐不休,仿佛有一天真能拥有世界,尽揭其秘,重新建造,冲破人生的一切枷锁,控制自己的命运;但到头来会发现,“所作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人的智慧极其有限,根本察究不出人生的极终目的。愈多知道就愈增愁烦。但作者显然是一位很有信心的人,他所质疑的是人的智慧和劳碌。他凭信心的眼睛观察到世事原来有其一定的秩序,是造物主依祂奇妙的旨意所立定(3:1-15;6:1-2)。世界宏伟无比,人难明其究竟,表面看去能得满足殊少,可是神早已把“永生”放在人心里(3:11),世上有时间限制的短暂事物,自难满足人内心对永生的希求。

所以,作者说,人应敬畏这位宇宙的主宰,承认自己的有限,接受虽不能参透却明显为神所定的一生,享受美好人生;谦卑谨守神的诫命,尽做人的本分(12:13)。《传道书》与《箴言书》有智慧的异曲同工之妙,前者是人生宏观的大智慧,后者是具体人生的智慧结晶。《传道书》导论(二)    三、结构和内容书中主题虽不变,作者讨论的方法却是变化万千。

全书的中心信息很明显是讲人生虚空,若不能从超越万物的神里头寻找生的意义,一生劳碌都是捕风捉影。但这位“传道者”的确知识广博,他所触及的范围极广,从人的智慧、教养、财富、权力、信仰,以迄快乐、性格,甚至寿命的长短,但无不归纳到“虚空”这两个字。世上无一事无一物能予人真满足,能赋生命予意义,人人到头来都下到坟墓。

要恰当解释本书,须先了解希伯来“日光之下”这句成语的意思,指的是完全从人的角度来看事物,没有涉及到神。若把本书视为神所默示,记录下凭人的能力充其量所能明白到的人生的意义,然后从此方向来阅读,才能有所得着。人要是单从物欲和短暂生命的享受中去找寻满足,注定会失败。生命在物质的层次上的确是虚空、是捕风,毫无意义。

可是世人代代不息都朝此错误方向找寻幸福,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满足,希望拥有只具物质价值的事物。传道者针对这个方向的人生追寻,作了深刻的剖析,告诉迷途的人此路不通。 但作者不只消极说明追求物质生活的无益,因为即令纯从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全书处处点出信心在生命中的地位,信靠神的人决不会有此虚空失望感。从12章可以见到人生灰黯的画布上闪出的希望的光芒,作者要我们“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纪念造你的主”(12:1)。

许多人悲观叹息而又不明白人生何以会如此,作者要求他们跳出周而复始,只有死亡等在尽头的空虚人生,提升到更高的灵性层次上来生活。人生的方向,在青少年这个重要时期应作决定。“当纪念造你的主”的意思,是说人在年纪尚轻时便应认识到他的生命并非自己所造,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主宰,他应明白生命是神这位造物主赐给人的,珍贵无比,人因此有责任照顾并珍惜一生。生命既为神所赐,随生命而来的才智和能力也是来自神,那么,在人生的极终目标中,应包括赐生命的主所赋予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事实上这已包含在每一生命之中。既然如此,人不可只在“日光之下”生活。在世界进入所谓科技世纪之后,人为科技的成就照耀得眼迷目炫,高谈人是自己的主人,可以独立于神之外随心所欲,忘记了上面所说的生命乃神所赐的根本道理。其实,从科技本身的理论已可明白,设计的人构思任何机器,必有其一定的规格、特性和限制。我们使用这机器若不理会其限度,例如汽车的速率极限,难免车毁人亡。这也正是《传道书》对人生的基本态度。

生命比最复杂的机器还复杂千万倍,到现在,科学家仍未能穷其底蕴。神设计并创造宇宙和万物,依祂奇妙难测的旨意运行、生活不息。人若不问造物主原先造人的图则和计划,不照祂的目标和旨意,甚至故意违反造人的原意来使用这个复杂万分的生命,结果自然不堪设想!作者用极富彩色的笔调描写人的身体的衰败。

他寓意地说:“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指眼力的衰退),雨后云彩返回(指身体的病痛随年纪而增加),看守房屋的发颤(指手发抖)、有力的屈身(人老了弯腰驼背)、推磨的稀少就止息(牙齿逐渐落尽)”(12:2-3)。“雀鸟一叫”指老年人的声音自低沉转尖高,说话的能力(“唱歌的女子”)也衰退;听力迟钝,什么好歌都听不到(12:4)。“杏树开花”时,粉红一片,但落花时,则转成银白,喻老人银发。蚱蜢身躯小,应可跳跃,但处冬天,严寒中,小身躯也成为重负,行动迟缓(12:5)。平生壮志早已消失(“所愿的也都废掉”)。等着归他“永远的家”,让一生长埋黄土。

这些诗的语言所要说的是人终于要归到他“永远的家”(死亡,12:5);世上万事万物都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没一物是永久的!如此诚实面对人生,可以带来无限失望,大呼存在无意义,根本没有逃生之路;但也可以唤醒陷在迷途中的人,踏上信心之途,得到造人的神本来就要我们得到的永远生命;象使徒保罗那样,能在虚空与败坏的肉体生命中,看见得赎的生命(罗8:16-25)。《传道书》对人生大问题提出的解答,必须放在全本圣经启示的亮光中来阅读。

作者不但指出人生之谜,他也相信这谜在神不断启迪的亮光中,会有解明的一天。他指出物质的不可恃,财富并不能换来幸福,已让我们隐隐听到在他数百年后发自神的智慧之声:“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这至高的善是凡虚心寻求的人都可得到的。

但作者不只消极说明追求物质生活的无益,因为即令纯从人的角度来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全书处处点出信心在生命中的地位,信靠神的人决不会有此虚空失望感。从12章可以见到人生灰黯的画布上闪出的希望的光芒,作者要我们“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纪念造你的主”(12:1)。

许多人悲观叹息而又不明白人生何以会如此,作者要求他们跳出周而复始,只有死亡等在尽头的空虚人生,提升到更高的灵性层次上来生活。人生的方向,在青少年这个重要时期应作决定。“当纪念造你的主”的意思,是说人在年纪尚轻时便应认识到他的生命并非自己所造,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主宰,他应明白生命是神这位造物主赐给人的,珍贵无比,人因此有责任照顾并珍惜一生。生命既为神所赐,随生命而来的才智和能力也是来自神,那么,在人生的极终目标中,应包括赐生命的主所赋予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事实上这已包含在每一生命之中。

既然如此,人不可只在“日光之下”生活。在世界进入所谓科技世纪之后,人为科技的成就照耀得眼迷目炫,高谈人是自己的主人,可以独立于神之外随心所欲,忘记了上面所说的生命乃神所赐的根本道理。其实,从科技本身的理论已可明白,设计的人构思任何机器,必有其一定的规格、特性和限制。我们使用这机器若不理会其限度,例如汽车的速率极限,难免车毁人亡。

这也正是《传道书》对人生的基本态度。生命比最复杂的机器还复杂千万倍,到现在,科学家仍未能穷其底蕴。神设计并创造宇宙和万物,依祂奇妙难测的旨意运行、生活不息。人若不问造物主原先造人的图则和计划,不照祂的目标和旨意,甚至故意违反造人的原意来使用这个复杂万分的生命,结果自然不堪设想!

作者用极富彩色的笔调描写人的身体的衰败。他寓意地说:“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指眼力的衰退),雨后云彩返回(指身体的病痛随年纪而增加),看守房屋的发颤(指手发抖)、有力的屈身(人老了弯腰驼背)、推磨的稀少就止息(牙齿逐渐落尽)”(12:2-3)。“雀鸟一叫”指老年人的声音自低沉转尖高,说话的能力(“唱歌的女子”)也衰退;听力迟钝,什么好歌都听不到(12:4)。“杏树开花”时,粉红一片,但落花时,则转成银白,喻老人银发。蚱蜢身躯小,应可跳跃,但处冬天,严寒中,小身躯也成为重负,行动迟缓(12:5)。

平生壮志早已消失(“所愿的也都废掉”)。等着归他“永远的家”,让一生长埋黄土。这些诗的语言所要说的是人终于要归到他“永远的家”(死亡,12:5);世上万事万物都如白驹过隙,瞬息即逝,没一物是永久的!如此诚实面对人生,可以带来无限失望,大呼存在无意义,根本没有逃生之路;但也可以唤醒陷在迷途中的人,踏上信心之途,得到造人的神本来就要我们得到的永远生命;象使徒保罗那样,能在虚空与败坏的肉体生命中,看见得赎的生命(罗8:16-25)。

《传道书》对人生大问题提出的解答,必须放在全本圣经启示的亮光中来阅读。作者不但指出人生之谜,他也相信这谜在神不断启迪的亮光中,会有解明的一天。他指出物质的不可恃,财富并不能换来幸福,已让我们隐隐听到在他数百年后发自神的智慧之声:“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5:3)。这至高的善是凡虚心寻求的人都可得到的。